艾灸疗法大全/ 艾灸好处 /艾灸功效 /艾灸种类 /艾灸注意事项/ 艾灸有没有副作用/艾灸的注意事项/禁忌/孕妇可以艾灸吗
在美国,越来越多的中医诊所提供艾灸疗法,艾灸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。艾灸是利用燃烧艾叶产生的热量和草药成分来刺激穴位,以促进身体的健康与平衡。这种疗法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,它有温阳补气、温经通络、消瘀散结、补中益气等作用。艾灸看似简单,但内涵深奥。

那么艾灸种类以及各类别特点有哪些?艾灸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艾灸功效和艾灸好处是什么?艾灸有副作用吗?
我们今天来具体谈下艾灸种类及特点,艾灸要注意问题,艾灸功效和艾灸好处,以及艾灸究竟有没有副作用。

一、艾灸种类
艾灸种类 :艾灸可以分为:艾炷灸、艾条灸、温灸。
1.1艾炷灸
古代以艾炷灸最盛行,艾炷灸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,点燃施灸的方法。又称为艾团、艾丸、艾圆等名称。分为大、中、小三种。大艾炷如蚕豆大,中艾炷如枣核大,小艾炷如麦粒大。每烧一个炷,称为一壮。施灸时壮数与艾炷大小,应根据病情需要、施灸部位和方法,以及病人体质情况灵活掌握。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。
1.1.1.直接灸
直接灸又称明灸、着肤灸。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灸的一种方法。临床上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。
(1)化脓灸也称瘢痕灸: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,因此可产生剧痛,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,借以缓解疼痛。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,涂以少量的大蒜汁,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,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,用火点燃艾炷施灸。每壮艾炷必须燃尽,除去灰烬后,方可继续易住再灸,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。
(2)非化脓灸属于温热灸法,点燃艾炷后,当病人感到烫时,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。连续灸3~7壮,以局部皮肤发生红晕为度。因其灸后不留瘢痕,故亦称无瘢痕灸。本法适用于一般虚寒性疾患。
1.1.2.间接灸
间接灸也叫隔物灸、间隔灸,即利用其它药物将艾炷和穴道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。这样既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,还可借间隔物之药力和艾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,取得更大的治疗效果。该法种类很多,常用的有隔姜灸:隔蒜灸:隔盐灸,此外,还有隔附子饼、隔胡椒等间接灸法。被广泛应用于内、外、一妇、儿、皮肤、五官等科疾病的治疗中,有着较好疗效。依其衬隔物品的不同,它又可分为40余种具体灸治方法。
1.2.艾条灸
艾条灸又称艾卷灸。是将艾条一端燃着后进行灸疗的一种方法,可在艾绒中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药物艾条,称药条灸。该法使用简便,效果良好,为临床所常用。艾条灸法已发展成纯艾条灸、药物艾条灸、隔药灸和无烟艾条灸4种。

1.3.温灸
温灸是中国古老的疗法之一,最适宜在夏天进行。不仅有利于养生,也可作为“冬病夏治”的方法之一。温灸属于针灸范围之中,但不用针刺,而是通过点燃艾绒的热力进行治疗。温灸因其操作方法不同,可分为温灸器灸,蒸气灸及铺灸等。
二、艾灸功效
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,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、相互补充、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,可达成调和阴阳、温经散寒、行气通络、扶阳固脱、升阳举陷、温阳补虚、补中益气、拔毒泄热、防病保健、延年益寿和美容的目的。
三、艾灸好处
经常艾灸可以调和身体的阴阳平衡、温通经络、驱散寒泻、行气活血、消淤散结、温阳补虚、补中益气、回阳救逆、防病保健、强身益寿等的效果。
女人艾灸:使肤色红润白嫩,可以延缓衰老,淡化色斑、减少皱纹、改善眼袋、黑眼圈、眼睑下垂等。
孩子艾灸:增强免疫力、预防疾病、缩短病程、减少用药,还可以促进消化吸收、改善胃肠功能、心肺功能,益智等。
男人艾灸:健身、壮肾。
老人艾灸:可调节细胞的免疫功能、延年益寿效果,从而达到防病抗病。
四、艾灸有没有副作用?
艾灸是一种纯天天然的自然疗法,对于艾灸本身是不会有副作用的。但是偶尔有人却说艾灸后有副作用呢?那是因为错误的判断了体质或者施灸错误而造成的。操作不当也会产生不适,有些人就以为艾灸有副作用,所以如果不了解艾灸,想艾灸的朋友可以选择一本艾灸书当做辅助,或者找懂的人指导。
在艾灸的过程中,由于人体质不同,所以会出现一些不同现象的排病反应,如灸后病情加重、类似过敏出现红疹、失眠、上火、精神反常等等,当遇到这些状态时不必惊慌,说明病邪在外排,是一种好的现象,一般坚持艾灸就可。

五、艾灸的注意事项与禁忌
1.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施灸,激烈运动后不能施灸。
2.对于应选用瘢痕灸者,术者要消除受术者心理恐惧,并征得其同意。
3.选用的艾绒要干净,无杂质,否则点燃后会蹦出艾火星,易灼伤皮肤或烧坏衣被等物。
4.取穴要少而精,决不可“漫天撒网”。
5.施灸完毕,要彻底熄灭艾火以防火灾。
6.极度疲劳、过度饥饿、太渴、醉酒、月经期间,不宜施灸。
7.艾灸部位,不可抓破,保持清洁,以免感染。
8.艾灸后可以喝杯温开水,便于排毒,水温可以稍高。
9.高血压及高热患者勿灸。
10.刚吃过饭及过饱勿灸。
11.心脏部位不可多壮施灸。
12.面部禁止大艾炷施灸,更不可着肤灸。
13.精神病、抽搐发作时勿灸。
14.孕妇禁灸。
15.大动脉、浅表血管及延髓部勿灸。
16.施灸期间不吃或少吃寒凉食物,如:西瓜、香蕉、螃蟹、冷饮、凉茶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