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暑渐消 收敛情志润秋燥
立秋,时值8月7日前后。秋字是由禾与火二个字组成,就是禾谷成熟的意思。秋季包括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六个节气。它们依次是由热转凉,再由凉转寒的一个过度性的季节。立秋、处暑、白露,一共45天,气候特点一是暑热未消,秋阳似火;一是早晚秋凉。而到了秋分、寒露和霜降的45天时,暑热已消,秋凉渐重,天气开始转寒。到了秋季,雨水就比较少了,自然界万物收藏,枝枯叶黄,碧草干枯,一片萧杀的景象。
从立秋这一天开始进入了秋天。谚语道“立秋之日凉风至”,立秋开启凉爽季节,此时暑天闷热消退,人身上也不再会有那种黏热的感觉。虽然天气还是处于炎热之中,但是秋老虎的高温天气,和之前的黏闷的暑热已经是大不一样了。《管子》记载,“秋者阴气始下,故万物收”。另外在黄帝内经的《素问.四气调神大论》中也指出“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與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。逆其根则伐其本,壞其真也”。这是古人告诫我们要顺应四时养生,也就是春生,夏长,秋收,冬藏。那麼秋天的養生之道是什麼呢?
黄帝内经的《素问.四气调神大论》中说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肺,冬为飧泄,奉藏者少。”
用现代语言来说,就是到了秋季的7、 8、 9月份,阴气已经上升,万物的果实已经开始收成。此时,人们要早睡,早起。公鸡鸣啼就应该起来,从而使自己的志——志气和意念都安逸宁静,以缓和秋季的肃杀之气。也就是說當大自然之气收敛肃杀的時候,人體就应该收敛神气以应对。这就是调养人的收气。要是违逆了秋天的收敛之气,就会伤害到这个肺脏,肺气。到了冬天就会容易拉肚子,並出現完谷不化的現象;腎的陽氣也會因為這種虛寒泄瀉而閉藏的不好,未來出現陽氣虛衰的現象。
秋燥
秋天比较干燥,容易引起咳嗽。而这个秋燥咳嗽,有两种情况。一是温燥,一是凉燥。
溫燥症状是咳嗽少痰,咽干不湿。鼻燥口干,手脚心热,这种情况下,适用清凉干润的方法来治疗,常用药材有桑叶,杏仁、沙参,麦冬,玉竹,花粉,贝母、干豆豉等等。用这些药材来组方或者是煲汤,或者是做一些相应的茶饮。
凉燥的症状通常是干咳、痰少,咽干唇燥,鼻塞流汗,怕冷头疼。不发热或者是微微发热,治疗方法是化痰润燥。常用的中药包括紫苏、杏仁、半夏,陈皮,桔梗,瓜蒌,生姜、甘草等等。
無論是溫燥還是凉燥,症狀多體現在對呼吸道及皮膚的傷害上。所以在秋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滋阴润肺,要保精,多喝水。而在冬天特别补的鹿茸 、肉桂、附子、十全大补这一类属于辛燥的药材,在秋天就不太适合用了。
秋季的脏腑养生
从五行生克来推算,肝脏、心脏和脾胃在秋季都是处于比较衰弱的状态,都需要保养。為什麼呢?秋天属金,金克木,所以在秋气很旺盛的时候肝木就会被克制;心脏属火。原本是火克金,可是当金太过旺盛时,火会被反辱,从而也会变得虚弱,所以心脏会容易受损;脾土生肺金,当金很旺盛的时候,就会消耗更多的脾气。所以脾胃也比较弱了。
肺的特性屬燥,情感上对应悲忧。秋季金盛,与秋天相应的情感——悲伤的情緒也比较容易升起来。原本肺氣不足的人,到了這個時候就更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悲傷之氣,以致看到落叶都会悲伤落泪,就像红楼梦里的林妹妹,最終殞於癆疾。这是都是因为她的悲伤悲气太盛了。所以在秋天,我们应当收敛志向,不宜太过伸张。收气,这也是对肺脏的保养。
秋季饮食
在炎熱的夏季我们喜欢吃很多水果,而到了秋天,雖然瓜熟蒂落,各种果蔬都已采收,但熟透也意味著它們处于一种容易腐败和变质的状况。过食就容易导致肠胃的疾病。拉肚子、腹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,都是属于胃肠道的問題。所以秋天吃生果蔬菜要适可而止。
当吃了变质的食物而出现了腹泻、腹痛、腹胀的状况,我们可以吃一些流食,比如喝米汤,较浓的茶水等,甚至是酸奶。
因为酸奶比较有营养,同时因为含有益生菌,还可以抑制肠道内的有害细胞的生长。此外酸奶它还有收敛的作用,所以喝酸奶后肠道得到调节,恢复就会很快。还有其它像藕粉、果汁、果冻、苹果泥,软面条、菜汤啊、蛋汤等等,这些都是脂肪含量偏低,易消化的食物,都有助于调整肠道的内环境。
秋燥的食疗方
- 冰糖梨汁。
做法:梨一枚去核,加十克冰糖,隔水蒸炖,连皮带梨,再加糖水一起喝。
- 红萝卜汁
做法:半斤红萝卜切片后,加上30克的白糖。腌制几个小时之后,榨汁
- 蒸莲藕
做法:200克莲藕,隔水蒸
此外凉燥症状者要少食葱,姜,蒜,韭菜辣椒等香辛料,因为这些都是属于温热的食物,容易助燥傷陰。
秋季养生两款粥:
1. 生地粥。
食材:新鲜生地(干的生地也可以)25克,米75克,白糖少量。
做法:新鲜生地洗净切洗,用适量的清水煮30分钟,之后滤出药汁,再煮一次再过滤,两次的药液合在一起,然后浓缩到100毫升放置。米洗净之后煮成白粥,趁着白粥还热的时候,把生地的药液倒进去。吃的时候加进一点点白糖就可以了。
功效:滋阴益肾,凉血生津。此方可以做为肺结核,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替代方。
2. 百合银耳莲子粥
食材:20克百合加40克银耳,15克莲子,80克粳米,少量冰糖。
做法:所有食材洗净后熬煮,吃的时候加入冰糖。
功效:百合润肺止咳的清心安神,银耳润肺生津,养胃提神。莲子健脾止泻,清心安神。粳米补中益气,健脾益胃。
推薦按摩穴位:
1. 大椎穴
定位:在頸部,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;扭動頸部,不動的骨節上方凹陷處。
功效:防治感冒、改善落枕及頸肩不適;具有益氣壯陽之功,寒則補之灸之,熱則瀉針出氣。
按摩方法:
用按揉法點按大椎穴60秒,藉助烤燈的溫熱效應溫通大椎穴;此外淋浴時可用熱水衝擊大椎穴,不燙傷局部皮膚為宜
2肺俞穴
定位:在背部,當第3胸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
功效:除了舒緩穴位周圍的頸項拘急、肩背痛之外,還可以改善如咳嗽、氣喘、感冒等肺系疾患。
按摩方法:
取坐位,兩膝自然分開,手握空拳,輕扣肺俞數十下,同時抬手用掌從兩側背部由上至下輕拍,持續約10分鐘。此外淋浴時可用熱水衝擊肺俞穴,不燙傷局部皮膚為宜
3迎香穴
定位:在鼻翼外緣中點旁,當鼻唇溝中。
功效:疏散風熱、通利鼻竅,是治療各種鼻部疾病的要穴 。
按摩方法:
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至有熱感,用拇指外側沿鼻樑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60次左右;點按20次;早晚各做1次。